五、合作機制
為保障“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順利實施,沿線國家應攜起手來,以現有合作機制為基礎,不斷完善和創新方式,促進“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蓬勃發展。
加強政府間雙邊合作。開展多層次、多渠道溝通磋商,推動雙邊關系全面發展,為農業合作提供有力保障。在“一帶一路”建設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下推動簽署農業合作備忘錄或編制農業合作規劃。充分發揮現有雙邊高層合作機制作用,推動更多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相關國際和地區組織建立高水平、常態化農業合作機制。強化政府間條法磋商,加快商簽“一帶一路”沿線雙邊投資貿易協定,加強政府間交流協調,加強投資保護、金融、稅收、通關、檢驗檢疫、人員往來等方面合作,促進企業實踐與政府服務有效對接,為開展“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創造更佳環境、爭取更好條件。
強化多邊合作機制作用。深化與國際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洲合作對話、阿拉伯國家聯盟、中國—東盟、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等現有涉農多邊機制,深化與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國際植物保護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等交流合作,加強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合作,探索利用全球及區域開發性金融機構創新農業國際合作的金融服務模式,積極營造開放包容、公平競爭、互利共贏的農業國際合作環境。
發揮重大會議論壇平臺作用。充分利用中非合作論壇、博鰲亞洲論壇、“10+3”糧食安全圓桌會議、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南亞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國—中東歐經貿論壇、中國—中東歐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博覽會等重大會議論壇平臺,加強“一帶一路”農業合作交流。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框架下,逐步建立“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對話機制、農業規劃研究交流平臺,依托“一帶一路”網站建立農業資源、產業、技術、政策等信息共享平臺。
共建境外農業合作園區。推動沿線國家企業合作共建農業產業園區,形成產業集群和平臺帶動效應,降低農業合作成本,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參與農業合作園區建設和運營,圍繞種植、養殖、深加工、農產品物流等領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業產業鏈條,為實現經濟走廊和海上通道互聯互通提供支撐。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意愿和基礎條件,共建一批農業合作示范區,構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的新載體和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