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作重點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合作潛力和空間巨大,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發展需求和優勢,著重在以下方面加強合作。
構建農業政策對話平臺。加強政策溝通,完善沿線國家間多層次農業政策對話機制,探索建立沿線國家政府、科研機構、企業“三位一體”的政策對話平臺,就農業發展戰略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定推進農業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協商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持。
強化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突出科技合作的先導地位,多渠道加強沿線國家間知識分享、技術轉移、信息溝通和人員交流。結合各國需求并綜合考慮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總體布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共建國際聯合實驗室、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園區,開展動植物疫病疫情防控、種質資源交換、共同研發和成果示范,促進品種、技術和產品合作交流。共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技術咨詢服務體系、高端智庫和培訓基地,推動區域農業物聯網技術發展,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綜合發展能力。
優化農產品貿易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通道,合作開展運輸、倉儲等農產品貿易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擴大貿易規模,拓展貿易范圍。鼓勵建設多元穩定的“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渠道,發展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檢驗檢疫合作交流,共建安全、高效、便捷的進出境農產品檢驗檢疫監管措施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共同規范市場行為,提高沿線國家動植物安全衛生水平。
拓展農業投資合作。發揮沿線國家農業比較優勢,充分利用相關國際金融機構合作機制與渠道,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加工、儲運、流通等全產業鏈環節投資,推進關鍵項目落地。提升沿線國家間企業跨國合作水平,采取多種方式提升企業跨國投資能力和水平,促進沿線國家涉農企業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推動沿線國家之間開展農業雙向投資,中國歡迎各國企業來華開展農業領域投資,鼓勵本國企業參與沿線國家農業發展進程,幫助所在國發展農業、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履行社會責任。
加強能力建設與民間交流。加強以農民為主體的能力建設和民間交流,共同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提高農民素質以及農民組織化水平,增進沿線國家間交流互信。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之間交流合作,共建跨國經營管理人員培訓基地,培養復合型跨國經營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