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信息>>國內漁業>>正文

        中科院:科技支撐“一帶一路” 攜手織就絲路未來
        2017-05-15 14:43:22  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7-05-15 第1版 要聞)

        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拉開大幕,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最高規格的一次論壇活動,論壇召開的盛況在朋友圈里“刷了屏”。


        “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之間貿易交流的通路,自古以來,也是科技、人文交流的通路。這讓科技合作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


        “充分發揮在國際科技合作上的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科技內涵,提供科技保障和支撐服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如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所說,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從2013年起就率先行動,打造“人才、平臺、項目”相結合的“一帶一路”科技合作體系。數年來,中科院致力構建的這一合作體系和機制已成為進一步推進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地標”和“新名片”。


        絲路先行者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國家尚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等共性問題,而且與中國產業結構互補性強,具有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的共同需求。從科技合作入手,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研究解決發展中的重大挑戰和問題,有利于從戰略層面推動形成建設‘一帶一路’的共同愿景。”白春禮說。


        2012年9月,白春禮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長,成為該組織成立以來首位擔任此職務的中國科學家。


        這成為中科院先期布局“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的重要契機。白春禮認為,TWAS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有利基礎和平臺,也能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2013年1月,白春禮正式就任TWAS院長后,便即刻啟動實施“發展中國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拓展工程的實施,對于深化中科院與發展中國家的科教合作、提升中科院科教創新的國際化水平、全面啟動實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計劃,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拓展工程由“發展中國家科技人才培養計劃”“海外科教基地建設計劃”和“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卓越中心支持計劃”三部分組成。經過數年發展,這些前瞻性布局的成果已開始顯現。如依托加德滿都聯合科教中心,中科院與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等合作,共同圍繞“第三極”環境變化開展長期動態監測研究,其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姚檀棟獲得2017年維加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


        又如,中科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以區域特色天然產物研究為核心,完成了石榴皮多酚泡騰片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注冊,開展了甘草的綜合利用、創新藥共同研究開發,合作完成10多種中亞特色藥材的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發現了100多個新化合物。


        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科院加快了“國際化推進戰略”組織實施,全院國際合作水平和國際化程度顯著提升。國際科技交流持續增長,每年國際交流規模超過3萬人次;催生了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力與話語權快速提升,在各類國際組織和國際期刊擔任重要職位的人員超過600人;國際人才引進與培養持續跨越式發展,累計引進外籍人才超2000人次,接收攻讀學位的留學生近1500人……


        這意味著,中科院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重實效的對外科技合作格局,有能力牽頭組織沿線國家(地區)的科學院和科研機構,一道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


        2016年11月,由中科院、俄羅斯科學院等十二家單位共同發起主辦的2016“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科學家參加了會議。


        “那次會議,發展中國家的積極性之強沒有預料到、參與的規模之大沒有預料到、達到的共識之多沒有預料到。”回憶起研討會的成果,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曹京華接連用了幾個“沒有預料到”來形容。


        通過閉門會議討論,與會20多個國家科研機構領導就多項事宜達成共識,共同簽署發布《北京宣言》。該聲明進一步明確指出將致力于構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研機構和國際科技組織間的長效協調和合作機制,成立“一帶一路”科技組織聯盟,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領域和在資源、環境、經濟、民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大共性科技挑戰組織、支持和實施國際科技合作研究計劃。


        “一帶一路”科技組織聯盟目前包括來自中國、俄羅斯、蒙古、中亞、東南亞、歐洲等國家和區域的22家國立科研機構。“目前,聯盟章程、運行機制及組織架構等均已初步形成,首屆聯盟大會正在有序籌備中,聯盟預計于2017年正式成立。”曹京華透露。


        面向未來 攜手行動


        在白春禮看來,在共建“一帶一路”與實現“五通”的過程中,以科技合作為先導,增信釋疑,能有力地推進共識,尤其是通過科技合作與科學人才培養與培訓,在“一帶一路”有關國家(地區)的知識界、科學界培養科技高層次骨干人才,通過知識界和科學界的有效溝通帶動起各階層、全社會的 “民心相通”,為共建“一帶一路”夯實民意基礎。


        2016年初,中科院啟動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行動”,以科技合作先行,驅動“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增信釋疑,提供咨詢和科學決策依據;培育人才,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行動計劃重點開展戰略咨詢、科技合作、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等方面工作,將爭取用5年時間,夯實合作基礎,打造合作基點,形成國際大聯通的科技合作網絡雛形。


        例如在戰略咨詢方面,中科院除了召開“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成立“‘一帶一路’科技組織聯盟”外,還完成了《“一帶一路”科研合作態勢報告》,為我國政府和沿線國家提供雙向戰略科技咨詢建議;在科技合作方面,中科院針對“一帶一路”國家(地區)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戰,牽頭啟動20多項重大國際合作計劃;在人才培養方面,每年為沿線國家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培訓科研和管理專業技術人才700名。


        根據這一行動計劃,到2030年,“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網絡體系將基本形成,并在帶動雙邊多邊及區域科技合作中發揮“骨干網”的作用,使中科院在亞太、亞歐、亞非地區“協同創新網絡體系”中處于“龍頭”和“中心樞紐”的地位;到本世紀中葉,使中科院“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網絡體系成為亞太、亞歐、亞非地區“科學共同體”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支柱,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和明確科技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支撐、引導作用。”白春禮說,“我們要通過科技合作,惠及民生,助力國家戰略對接、人民互聯共贏。”


         

        上一條:凡納濱對蝦喜添新品種
        下一條: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愿景與行動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无码高清不卡|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在线看福利中文影院|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一区三区| 日韩专区无码人妻|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