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泡病
日期:2017-11-30 14:28 作者: 來源:
病害名稱 : |
紅泡病 |
|
|
海藻名 : |
壇紫菜 |
|
|
生長階段 : |
葉狀體 |
|
|
發病情況 : |
七十年代初期發生比較普遍,蔓延很快,危害嚴重。發病規律:發病時間多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間。發病的前夕多為南風天,水溫回升,風平浪擲,正值小潮水。最早染病的多在近淡水注入口周圍、海水比重較小的養殖區。低潮區發病嚴重,高湖區發病輕。整列臺架的中間部分發病嚴重,四周邊緣較輕。簾子中段墜地的發病嚴重,兩端較輕。 |
|
|
癥狀 : |
開始,葉狀體上出現朱紅色小點,繼而迅速擴大,呈一至數毫米突起的小紅泡。小紅泡繼續擴大,突起狀增高,中間部分朱紅色消失而呈綠色,邊緣仍保留朱紅色,并繼續向四周擴散。紅泡破裂穿孔,由許多小孔聚合形成大孔洞,直至葉片斷裂流失。 |
|
|
病因 : |
病泡中心部位,鏡檢可見大量無色透明、直徑為1.5—3微米的菌絲體,穿透細胞,致使細胞質收縮,細胞壁破裂。藻紅素消失,呈草綠色,繼而變白,潰爛成孔洞。病情繼續發展,孔洞直徑不斷擴大,孔洞邊緣呈朱紅色。藻體彈性減失,色澤消退。這是由病原菌所引起的。 |
|
|
防治方法 : |
目前尚無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發病期間,可以采取槍收、提高潮位、適當延長干露時間、及時做好平整簾子等方法防治。 |
|
|
圖片 : |
|
|
|
其他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