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由深圳市設施農業行業協會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協辦的“2025智慧漁業沙龍(第15場)暨鄉村振興技能公益培訓”在深圳試驗基地舉辦。本次活動聚焦智慧漁業技術發展、行業標準化建設及鄉村振興實踐,吸引了來自科研院所、政府機構、漁業企業及投資領域的近30位代表參與,共同探討智慧漁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會上,南海所深圳基地主任林黑著研究員致歡迎詞。他指出,智慧漁業是水產行業實現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方向,并期待通過產學研多方協作,共同推動技術創新與成果落地。
隨后,6位專家圍繞智慧漁業關鍵技術,從智慧漁業技術實踐、遠洋漁業瓶頸突破、節能裝備應用、鄉村振興創業機遇等多方面展開深度研討。南海所漁業工程研究室主任張家松研究員作了題為“我國水產養殖的工業化進程與創新實踐”的報告,分析了我國水產養殖的工業化進程,介紹了國內外循環水養殖的模式與裝備,分享了其研究團隊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成果,展望了未來循環水養殖的智慧化發展趨勢。

培訓班成員還參觀考察了深圳試驗基地的養殖車間,進一步從實踐上加深了對設施化養殖的認識。
本次沙龍通過技術研討與實地考察,有效推動了智慧漁業領域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深圳市設施農業行業協會表示,未來將繼續搭建交流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漁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