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農村科技特派員程長洪副研究員和姚托博士,在臺山市汶村鎮和北陡鎮,開展了一場生蠔養殖與青蟹育苗技術指導活動,為當地水產養殖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汶村鎮生蠔養殖基地,科技特派員們仔細查看了生蠔的生長狀況,針對養殖戶提出的養殖密度、病害防治等問題,給出了專業且詳細的解答。姚托博士現場講解了如何通過科學的養殖方法提高生蠔的產量和品質;并派發了海水養殖動物常見病害防控手冊,讓養殖戶們受益匪淺。
在北陡鎮,科技特派員們來到江門市華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程長洪副研究員對青蟹育苗過程中的水質管理、幼體培育等關鍵技術進行了指導。同時,還分享了一些先進的育苗技術和經驗,幫助養殖企業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他們的難題。
此次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指導活動,對于汶村鎮和北陡鎮的水產養殖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通過引入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提高了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水平,為當地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臺山市科工商務局工作人員吳澤峰、譚仕雅,汶村鎮經濟辦譚龍業主任、工作人員鄧樹茵,農辦工作人員徐文、陳均溢全程參與此次活動。

接著,調研組前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天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加工廠、吉林臺水庫養殖基地及伊河鱘業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對三倍體虹鱒的大水面養殖與加工情況,以及鱘魚繁育和養殖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最后,調研組分別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進行了座談交流。廳(局)分管領導、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及相關技術人員參加了座談。雙方就新疆漁業資源開發、冷水魚苗種技術攻關、科技應用與設施裝備升級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達成共識。下一步雙方將在湖庫漁業資源調查、大水面增養殖技術、種業提升、鹽堿水開發利用、養殖戶標準化生產指導、產業技術人才培養、養殖模式創新及漁業產業現代化等多個方面開展合作。

此次活動是長江所落實特色冷水魚大水面生態養殖“小組團”援疆工作的具體行動,也是貫徹農業農村部漁業科技援疆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通過此次調研,長江所深入了解了新疆漁業,特別是冷水魚養殖業的現狀,為深化與自治區的合作,推動新疆冷水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