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溫正式上升前夕,韓國國立水產科學院囑咐養殖漁民及企業說,為防止偏口魚病毒性出血敗血癥要進行徹底的事前預防。
據韓國南海水產研究所透露,去年5月份開始,出現偏口魚大量病死的事件,根據調查,今年的偏口魚的感染細菌的比率也將達到20%,預計夏季時將發生大規模的病毒性疾病,因此養殖漁民或企業應需加注意。
魚類出血性敗血癥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快、發病急、死亡率高、危害魚類最嚴重的流行病。每年6~9月是此病主要流行季節,在高溫季節尤其盛行,此病感染率及死亡率高。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80%以上,給漁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主要表現為,病魚離群獨游水面,游動緩慢,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不攝食,魚體色發黑,尤以頭部為甚,(草魚)魚體表充血,根據病魚表現的癥狀及病理變化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紅鰭紅鰓蓋型。病魚鰓蓋、下頜、口腔、眼眶,鰭和鰭基部明顯充血,鰓瓣嚴重失血,鰓被血塊覆蓋,嚴重者全身體表往外流血;腸炎型:病魚體表無明顯充血,解剖腹部,可見腸道無食,腸道壁充血充滿黃色粘液,腸絨毛膜脫落,腸道局部或全部呈現紅色,嚴重者提起病魚血水從肛門往外流;紅肌肉型:病魚體表無明顯充血,尤以尾柄兩側更為明顯。患出血性敗血癥病魚,肝臟上有出血點和血絲,嚴重者肝臟呈土黃色,脾腫大,暗紅色無光澤。膽囊腫大充滿膽汁呈黑綠色,肛門紅腫,眼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