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改變影響著整個水產品市場進口情況,根據日本漁業協會報告,日本蝦市場進口產品由家庭烹飪蝦向快餐蝦產品轉變。在外就餐人數也有所增長。這種趨勢主要是由日本人口負增長率、家庭人口數量日益減少造成的。
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5月份日本市場進口量增長7.71%,而進口額僅增長1%。另一方面,加工蝦產品,亦稱增值產品進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進口額增長8%。由此可知,過去五年內日本蝦市場進口趨勢比較復雜。
2006年蝦進口現狀
在整個水產品進口市場中,蝦產品仍然居第一位置。去年冷凍原料蝦和加工蝦進口總額占日本水產品市場進口總額的16.8%。然而,由于過去幾年需求疲弱,冷凍原料蝦市場仍不太穩定。另一方面,加工蝦產品進口量持續增長。
今年第一季度,日本蝦市場進口趨勢跟去年類似,冷凍原料蝦供應量比去年和前年同期均有所減少。但是國內超市、自主商店和蝦原料加工企業需求量有所增加。四個亞洲主要蝦生產國家泰國、中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為日本蝦市場的主要供應商。面包蝦、壽司蝦和煮熟加工蝦為蝦加工產品的主要進口類別。
煮熟蝦產品(同樣也是加工產品)包括冷水蝦系列,今年初期進口量略有下降。
冷凍蝦原料進口量有所減少
養殖黑虎蝦和白蝦是冷凍原料蝦進口的主要類別。目前國際市場上養殖蝦產品主要為黑虎蝦、白蝦和斑節對蝦,進入日本市場的亦如此。黑虎蝦產品主要為帶頭蝦、去頭帶殼蝦、去頭去殼蝦以及其他形式類別。隨著日本國內對加工蝦產品需求量的增多和加工成本的增長,蝦(nobashi)依然是日本市場上冷凍去頭蝦的首要替代產品。
日本市場冷凍養殖白蝦原料需求量同樣有所增長。由于價格因素影響,雖然規格比黑老虎蝦小的多,但在日本市場上已擁有一席之地,超市是帶頭白蝦原料的主要出路,解凍之后論斤或者論片賣。超市分享了零售市場帶頭黑虎蝦一部分份額。
蝦加工商對去殼白蝦需求量也有所增長,日本成千上萬的面館是去殼蝦的主要消費者。
根據以前報告預測,在春節和今年1-5月份黃金銷售季節日本市場蝦銷售量將大幅度增長,然而,盡管日本市場沒有存貨,2006年1-4月份蝦進口量仍然很低。亞洲蝦由于受到黑虎蝦和白蝦供應情況的影響,收獲季節只好延遲。
印度尼西亞、越南、印度和孟加拉國是冷凍黑虎蝦的主要供應商。最近緬甸黑虎蝦銷售量也有所增長。然而,從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進口的蝦產品中很大一部分為去殼去頭蝦.,再加工者和食品加工商為該產品的主要購買者。從印度、孟加拉國和緬甸進口的產品主要為冷凍去頭帶殼蝦,此產品需求量有所減少,帶頭黑虎蝦的主要供應商為菲律賓,以及馬來群島、泰國和印度尼西亞。
日本市場上帶頭白蝦主要用于零售,產品來自中國和泰國,同時,中國還提供大量的去殼白蝦,當然,也有一部分來自越南和泰國。
展望
一般來說,在經過12-3月份四個月的修整期后, 5月初養殖蝦供應量有所改善,但2006年這種情形有所變化,由于天氣寒冷,致使泰國白蝦育苗期延時,從而導致印度和越南黑虎蝦供應量持續低蘼,一直持續到今年6月末期。由于國際市場蝦價格令人失望,今年印度南部國家蝦養殖業主的積極性明顯降低。泰國決定提高黑虎蝦養殖量,達到泰國養殖蝦總量的30%,以改變供應短缺的現狀。跟去年相比,泰國蝦出口到歐盟關稅有所降低,更多的產品出口到歐盟地區進行再加工。
盡管供應量比較低,日本市場冷凍蝦價格對亞洲蝦加工商來說,依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僅有那些再加工蝦產品在日本市場有一定利潤可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