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3日,2023年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WDCM)年會在深圳舉辦。此次會議以“在BT/IT時代促進微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主題,旨在促進全球微生物研究和資源開發利用。會上還啟動了全球“未培養微生物培養組”計劃。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院士在為大會所作的視頻致辭中表示,微生物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WDCM是中國科學院的一個重要國際合作平臺,中國科學院為WDCM提倡全球開放科學與數據共享、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支持,促進了全球微生物基礎設施及能力建設,此次啟動的全球“未培養微生物培養組”計劃對于全球微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微生物菌種保藏聯合會(WFCC)主席Ipek Kurtboke向大會發來祝賀視頻,預祝全球“未培養微生物培養組”計劃順利實施。
微生物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但目前仍有99%的微生物物種未被培養和認識。對微生物的功能研究和利用大量依賴于微生物的培養物利用現有的數據基礎,“未培養微生物培養組”將依托現有國際合作網絡基礎及豐富的微生物多組學數據資源,開展廣泛的宏基因組測序,并依托海量數據和人工智能模型對培養條件進行預測和數字模擬,對來自環境的微生物組進行培養組研究。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計劃極大地拓展現有可培養微生物物種范圍,完善微生物生命之樹,獲得大量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微生物菌株資源,為合成生物學研究提供重要的功能元件。”WDCM中心主任馬俊才對《中國科學報》說。他表示,該計劃還將獲得海量高質量微生物基因組及表型數據,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人工智能模型,建立大數據和AI指導下的精準培養體系,通過深度融合BT(生物技術)/IT(信息技術),實現微生物領域科研模式創新和突破。
據介紹,2010年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落戶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是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第一個世界數據中心。目前,已有79個國家的843個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加入WDCM。WDCM依托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牽頭啟動了全球微生物目錄(GCM)國際合作項目和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計劃(GCM 2.0),積累了一系列核心數據資源。
此次會議由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舉辦,來自全球23個國家主要保藏中心和微生物研究機構的微生物學家和數據科學家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