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科睿唯安官方發布了最新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高被引閾值,統計區間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期間發表的論文。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共有7篇學術論文(第一作者單位)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其中有2篇為本期新增。
2篇新增入選論文如下:

第一篇新增論文發表在《Food Chemistry》上(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2.133019), 該論文從臭鱖魚水提物中發現新鮮味肽并進行研究,提供了基于鮮味肽的臭鱖魚獨特滋味形成的重要信息。論文第一作者為研究生楊大俏,李春生副研究員、李來好研究員為本文共同通信作者。
第二篇新增論文發表在《Aquaculture》上(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3.739804),該論文描述了金鯧魚從胚胎發育到幼魚的早期發育過程。論文第一作者為研究生潘瑾岷,張殿昌研究員為本文通信作者。
此外,南海所“環境/生態學”(Environment/Ecology)進入全球前1%學科,成為繼“植物與動物科學”(Plant&Animal Science)之后,南海所第2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實現了新的突破。


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收錄的全球11000多種學術期刊論文及論文被引用數據而產生的學術評價指標,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普遍使用的評價學術機構及學者國際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重要工具之一。ESI高被引論文(Highly cited Papers)是指近十年內發表且在同年度同學科領域中被引頻次排名位于全球前1%的論文。ESI全球前1%學科是指近十年某機構在某學科發表的科技論文總被引頻次排列在全球從事該項學科研究機構中前1%。兩者均是衡量學術水平與影響力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