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水養殖長期以陸基和近淺海養殖為主,面臨養殖密度大、水域環境污染、環境承載力飽和等諸多問題。合理布局近岸養殖密度,向深遠海拓展養殖空間,是實現海水養殖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途徑。近年來,網箱養殖已發展成為近岸和深遠海魚類養殖的主要方式,一些深遠海大型智能養殖漁場相繼建成投產。海水網箱養殖相關標準《浮動式海水網箱養魚技術規范 SC/T 2013-2003》已不能滿足產業發展要求。
3月25日,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水養殖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海養分技委”)以視頻會議形式組織召開會議,針對該標準技術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進行了研討,來自科研、教學、生產、推廣、管理以及標準化等方面的15位專家參加了會議。
海養分技委主任委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李健研究員主持會議并致辭,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各級領導對海養分技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希望各位專家根據國家現行綠色養殖政策文件對《浮動式海水網箱養魚技術規范SC/T 2013-2003》標準技術內容進行分析研究,要求海養分技委“深遠海養殖”標準化工作小組要做好配合工作。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房金岑研究員傳達了漁業漁政管理部門的有關要求,部署了此次研討的重點內容。
與會專家認真對《浮動式海水網箱養魚技術規范 SC/T 2013-2003》進行了梳理和討論,認為該標準技術內容落后,核心技術內容需要進行較大調整。同時專家指出,浮動式海水網箱養魚技術經過20年的發展,已形成普通板式網箱、深水重力式網箱和大型鋼式桁架網箱等養殖技術,分別適應內灣、深水和深遠海養殖的不同環境。這三種網箱在形式結構、規格大小、材料材質、海區匹配等方面差異巨大,建議分別制定標準進行規范指導。專家認為網箱養殖是海水魚類養殖的一種主要方式,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建議加強海水網箱養殖標準體系研究,提高標準體系的配套性和指導性。
此次研討會的召開,為深入持續開展海水網箱標準化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明確了標準化助力海水養殖綠色發展的方向,達到預期目標,取得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