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編碼 |
|
品種名稱 |
南美白對蝦
|
病害名稱 |
爛眼病 |
發病癥狀 |
在養成期間的爛眼病,病蝦伏于水草或池邊水底,有時浮于水面旋轉翻滾。疾病開始時眼球腫脹,逐漸由黑變褐,以后就潰爛。潰爛一般從眼球前部開始,嚴重者眼球脫落,只剩下眼柄,細菌侵入血淋巴后,變為菌血病而死亡。
越冬親蝦的爛眼病,一般發生在眼球的前外側面,病蝦游動緩慢或伏于水底,攝食困難,有的雙眼一齊潰爛,有的僅一邊的眼睛潰爛,嚴重者眼球脫落
|
流行狀況 |
病是我國河口低鹽度養殖區的常見病,發生在6月至對蝦收獲期,尤以高溫季節為多。病蝦大多在)周內死亡,死亡率一般在10一30%,嚴重者高達80% 以上。非OI群霍亂弧菌廣泛分布于水域和土壤中,也是蝦池中的常在茵群,當環境優良,蝦體健壯時,下會引起疾病;但當環境條件對該菌生長適宜時,它們便大量孽生繁殖,表現出致病性;在養殖密度過高,或投飼不當,引起水質惡化,溶氧不足,或溫度、鹽度等條件突然改變,以及蝦體受傷,有寄生蟲寄生時也可誘發得病,因此非OI群霍亂弧菌為條件致病菌 |
病 原 |
霍亂弧菌 |
診斷方法 |
肉眼觀察眼球的癥狀可初步診斷,從眼球潰爛處取一點組織,做成水浸片,看到活動的細胞可進一步診斷;最后確診,必須進行病原茵的分離和鑒定 |
防治方法 |
養成期爛眼病的治療方法與紅腿病相同,但在初期也可不用內服藥,只用外用藥殺滅池水中細菌。親蝦越冬期的爛眼病首先應分清病原。如果病原為細菌,則除了全池潑灑含氯消毒劑外,也可潑灑抗生素1-2mg/L。連潑5天左右。注意消毒劑和抗菌藥物不能同時潑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