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編碼 |
|
品種名稱 |
黃海1號
|
病害名稱 |
爛眼病 |
發病癥狀 |
病蝦行動呆滯,翹首,匍伏于池底或水草上,不時浮于水面作元方向的狂游,或漂浮于水面,以自身為軸作旋轉翻滾。全身肌肉由元色透明逐漸變為白色不透明,眼球腫脹,由黑色變為褐色,進而潰爛,有的只剩下眼柄。病蝦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緩慢。病蝦眼球在掃描電鏡下觀察,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布滿細菌和雜物,小眼面問交接處,出現許多被細菌腐蝕而形成的孔洞和縫隙。眼球超薄切片在電鏡下觀察,也可看到組織內出現空洞,其間也有許多或單個弧狀桿菌。
|
流行狀況 |
|
病 原 |
|
診斷方法 |
用肉眼觀察眼球的癥狀可初步診斷,從眼球潰爛處取一點組織,做成水浸片,看到活動的細胞可進一步診斷;最后確診,必須進行病原茵的分離和鑒定。 |
防治方法 |
除參照菌血病的防治方法外,在投喂的飼料中加入0.05一0.1%的氯霉素,或0.1一0.2%的上霉素。連續喂養 7一14天。Lewis和Lawrence曾提出用沒有傳染力的弧菌菌苗來對對蝦進行免疫防治,以防止池養對蝦的弧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