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第18屆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在滬順利開幕。同期舉行了全國地理標志性水(海)產品推介會——福源福海特色地標水產推介專場,帶來了當地特色水(海)產品和水產文化。推介會上,福海縣人民政府、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上海水產集團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力求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推動水產行業的發展注入動力。福海縣副縣長池少權、我所黨委書記萬一兵、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鄭先虎、上海水產集團總裁王海峰受邀參會。我所辦公室主任郭虹、科研處副處長李子牛還有相關部門人員、學生代表等參加會議。

會上,池少權副縣長表示,希望能夠獲得研究所對福海縣漁業的技術支撐,與上海水產集團形成銷售合作,把福海縣出產的優質冷水魚銷售到內地,帶動福海水產養殖業蓬勃發展。我所黨委書記萬一兵表示,我所將為福海的漁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圍繞新疆地區現代漁業發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及冷水魚全產業鏈提升,進一步夯實內陸大水面漁業增養殖科技創新能力、人才及專業漁業企業培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漁業高質量發展。


福海擁有全國十大內陸淡水湖之一的烏倫古湖,境內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大河流,盛產白斑狗魚、池沼公魚、東方歐鳊等 23 種冷水魚。此前,我所就長期致力于鹽堿地水產養殖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發以及全國范圍的應用示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縣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中,將耐鹽堿魚類養殖與鹽堿地治理相結合,推廣“以漁降鹽治堿”技術、養殖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鹽堿水土循環利用。積極推進和開發智慧化養殖、旅游觀光垂釣等功能,實現漁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提升漁業產量和品質,實現漁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下一步,四方將共同攜手,通過開展水產養殖技術創新、水產品種培育、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水產加工與質量安全、市場開拓與品牌建設、水產養殖馴化等合作,為福海乃至新疆漁業高質量發展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共同推進漁業科技進步,助力福海縣打造為新疆漁業綠色發展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