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總署海洋漁業局所發表的2003年魚介類貿易統計資料指出,入超傾向已更加明顯。與前一年相比,在數量方面,相對于進口增加10%,出口反而減少0.2%。在金額方面,與進口增加10%相比,出口卻只增加6%而已。另外無論進口單價還是出口單價都是下滑的,反映出全世界2003年水產品市場行情較2002年有稍稍疲弱的情形。
去年食用魚介類的進口無論數量或金額,均創下史上最高紀錄。220萬公噸數量已改寫前一年的記錄,金額111億美金也成了一項記錄。蝦是最大的進口項目,數量較前一年增加17%,達504,595公噸,金額達38億美元,占魚介類進口額的34%。
鮭魚的進口大半是來自大西洋的養殖鮭魚,在數量上增加2%為210,547公噸,金額則增加14%,為99,300萬美元。將第一名的寶座讓給蝦的鮪魚部分,數量增加25%,進口量為417,620公噸,其中罐頭鮪魚,達208,214公噸,生鮮與冷凍鮪魚達209,406公噸。
在出口方面,數量上和前一年幾乎完全沒有改變,但金額則超過95年創記錄的326,000萬美元而成為新紀錄。生鮮與冷凍鮭魚增加21%,達93,256公噸,魚漿減少7%,成為175,138公噸,龍蝦則穩定維持在27,431公噸附近,而生鮮與冷凍部門合計為889,922公噸,成長1%。罐頭產品的出口是以鮭魚為主,計有42,747公噸,僅較前一年減少1%。
而在今年的預期方面,恐怕進口會受美金貶值的影響而大幅下滑。最近二個月進口量是360,932公噸,成長11%,但蝦類則因預期會課反傾銷稅而大量涌入,故增加60%之多,計有104,111公噸的進口量,但似乎可將此視為是暫時的現象。
出口預計會因外匯匯率而增加。由于最近二個月已增加13%,所以若從2002年同期下滑11%來看,今年可以說是一個好的開始。到目前為止,魷魚的出口增加二倍,鮭魚成長28%,鱈魚成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