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氣象廳神戶海洋氣象臺氣象研究所于5月11日針對本州南方的黑潮流路發表觀測結果,去年12月在九州東方海域所出現的黑潮小蛇行已經慢慢的向東移,現在已經到達了室戶岬的近海,有可能成為造成在東海域的黑潮大幅迂回流動的所謂黑潮大蛇行流路。
依據氣象廳正開發的海洋大循環模型所做的海流數值預測指出,從5月下旬開始在潮岬開始離岸,6月將在紀伊半島的南東形成蛇行流路。
此黑潮流路的顯著變動會影響船舶的經濟航行,且對于在黑潮附近的鰹魚類漁場亦形成有影響。
把潮流等海洋環境資訊提供給漁業者的漁業情報服務中心的常務為石出生先生表示,今年黑潮的動態非常慢,從6月下旬開始長期性的黑潮大蛇行的可能性很高。對于各種漁場的形成有正、負兩面的影響。正面影響是在夏季為止冷水塊會殘留,漁場時間延長的可能性是有的。在北方發生大型暖水塊,形成好漁場的可能性是有的。
在負面影響方面,對于在黑潮北緣所形成的各種漁場從事漁獲作業的漁船的影響是,當在紀伊半島蛇行的黑潮內側形成冷水塊時,5公噸以下的引繩船無法到達漁場,對于捕捉仔魚的漁業會有影響。值得擔心的是從明年2月至5月止,如果在伊豆諸島形成冷水塊,鯖魚的產卵群可能無法南下。
一般而言,在黑潮大蛇行發生時會發生南方的涌升流,浮游生物會開始增殖,資源狀態會有變好的傾向。
昭和50年夏天至55年夏天連續五年發生黑潮大蛇行時,促成昭和57年的卓越年級群的形成且浮魚資源增加。昭和52年真鳁漁獲量142萬公噸,53年是163萬公噸,54年是186萬公噸,53年真鯖魚漁獲量是160萬公噸,當時的漁獲量達到高峰是一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