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海魚的養殖發展越來越快,養殖最多的要屬三文魚和鱒魚,還有如鮭魚、鱈魚、藍貽貝、比目魚、牡蠣及對蝦等。“歐洲海魚養殖是目前世界惟一禁止喂藥的地區。”德國水產研究所豪德曼教授說,比如對大西洋鮭的弧菌病、冷水性弧菌病、疥瘡病三種主要疾病,歐洲就采用混合疫苗一次性注射。用一臺自動注射機每小時可注射數千尾魚,一人可同時操作數臺注射機。
在德國北海地區的海魚養殖場流行用“深水網箱”養殖,“深水網箱”是直徑為25米~35米,最大周長120米,深40米的大網箱。網衣為合成纖維線編織,經藥液浸泡,防止生物附著,延長使用年限。
據當地養殖專家埃圖博士介紹,在平時,他們限制飼料量,以提升飼料品質。這些年,飼料配方已從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飼料變為高脂肪、低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飼料。在養殖大西洋鮭等海魚時,他們在網箱海面或水中施加照明,在冬季仍可獲得20%以上的增重。歐洲也有不少人養殖多寶魚,不過一般都是一公斤以上才出售,大都把魚養到三四公斤,越大越鮮美。
歐洲海魚養殖還在向淡水化發展。豪德曼教授表示,只要在自來水中注入一種細菌,40升淡水就能養殖1公斤魚。也可添加少量鉀,魚長得比在海里時還好,其成本也可降到原先的2%左右。
在管理上,歐洲也制定了統一的科學機制。豪德曼教授說,各地區監督部門都配備漁業監督員,監督員對網箱養殖容量、商品魚的品質及衛生進行嚴格的檢查和指導,還要檢查魚出售的前一年是否使用過抗生素,并在公認的分析室檢查藥物殘留量。養殖工程所使用的任何化學物質,必須根據監督員提出的安全衛生標準,交由獸醫師批準后才準予使用。(青木田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