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林水產省大臣島村(Yoshinobu Shimamura)表示,政府正加速建立主要來自中國及北韓的蛤蜊及金槍魚的可追溯性機制。
此事件肇因于2004年4月時,宮崎縣一貿易商將一批自中國進口的蛤蜊標示為熊本市生產。現行法令允許貿易商將水產品產地標示為其儲放地,許多進口商在蛤蜊送至最終配銷點前,會先儲放于日本當地養殖場以維持鮮度。
島村表示自2005年1月14日起,將開始清查進貨水單,以確認蛤蜊產地來源。首要清查的對象為自北韓進口的蛤蜊,年進口量32,000噸,產值45億日圓(約4百34萬美元)。
同時,由于北韓綁架日本公民問題懸而未決,被綁架日本人民的親屬一直希望政府能以抵制貿易作為制裁,然而至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日本政府有任何行動。若被綁架的日本公民家屬的訴求能獲得回應,北韓可能會損失25%的日本出口市場。
根據《今日日本》報導,對銷量日增的水產品及其他產品建立可追溯性機制是政府的首要目標。水產廳也宣布自2月1日起,實施由DNA對金槍魚的監控計劃。此舉將可遏止貿易商竄改資料進口非法金槍魚,當局已開始著手建立來自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海域的金槍魚DNA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