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始,韓國有關方面就積極運作促進金槍魚養殖的研究工作。韓國國立水產科學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已將金槍魚養殖業的開發和研究列入了今年工作計劃中,一方面以派遣專家出國或邀請外國專家的方式確保技術開發能力,另一方面以南海岸為主開始著手調查可能的養殖場。
鑒于金槍魚養殖場冬季水溫必須保持在12℃以上,該研究所已初步將楸子島、濟州島、巨文島周邊水域列為候補養殖場,并且認為巨文島附近水域的可行性最大。雖然部分國內專家指責韓國周邊水域不適合金槍魚養殖,但由于曾遭到同樣指責的真鯛等已養殖成功,所以完全沒有影響到金槍魚養殖計劃的啟動。
韓國專家稱進行金槍魚養殖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海外金槍魚漁場不斷減少,二是為了對抗日本,確保金槍魚捕撈配額。日本因為曾向太平洋放流了花費大額資金育成的金槍魚苗,使其在國際金槍魚組織中處于絕對有利地位。
日本自1972年開始進行金槍魚養殖技術的開發和研究,到2003年已成功掌握了金槍魚養殖的整套(從孵化種苗到成魚)技術。另外,噢大利亞、西班牙、土耳其等地中海沿岸國和加拿大、墨西哥等已開始了金槍魚養殖,年生產量約4萬噸,占金槍魚總捕撈量的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