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沿岸有一個“死亡地帶”,近年來這一海域每年都有大量魚蟹死亡,原因是“極度缺氧”。今年已是連續第五年出現“死亡區域”,科學家考察后發現,目前這一區域的情況遠比他們預想的嚴重。在本季捕魚期于14日午夜結束后,天氣對捕魚業的影響將以數字形式體現出來。
“死亡區域”是位于弗洛倫斯和林肯城之間的大陸架,全長115公里。據美聯社報道,俄勒岡漁業與野生動物署聯合俄勒岡州的科學家,于近日對“死亡區域”發起一項聯合考察。他們用遙控裝置對海水取樣并探測海洋生物受到的影響。結果顯示,在弗洛倫斯北部水域,水中溶解氧的濃度為3%至10%,僅夠海洋生物存活,而某些地區這個數字甚至為零。自從2002年“死亡區域”出現以來,這一數值為歷史最低。
科學家們認為,氣候是形成這一低氧“死亡區域”的主要原因。俄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簡·盧布琴科告訴記者,大風形成強烈的上升洋流,把深海富含養分但低氧的水體帶到近海海面,在海面形成低氧區域,導致魚蟹窒息死亡。
瑞士上月發生大規模山體墜落事件后,科學家警告說,大量石塊墜入湖泊可能引起湖水劇烈波動,形成巨大波浪,造成“湖嘯”。瑞士有關部門正在規劃對付“湖嘯”的緊急措施。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3日報道說,雖然很多人認為內陸國家瑞士不可能受到海嘯威脅,因為該國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都有數百米。但科學家說,氣候變暖會讓環繞阿爾卑斯山峰頂的高山永久凍結帶融化,進而導致山體越來越不穩定,容易發生山體墜落。大規模山體墜落會造成湖水劇烈波動,類似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嘯的“湖嘯”同樣可能發生在內陸湖泊中。科學家描述“湖嘯”成因時說,冰川融水流入湖泊,使湖泊水位上漲。山體墜落入湖中又產生巨大波浪,湖水溢出,淹沒附近村莊和城鎮,足以形成一場造成數百人死亡的災害。
瑞士聯邦環境辦公室官員承認存在上述威脅。一名官員告訴《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說:“永久凍結帶在海拔2400米以上。由于全球變暖,永久凍結帶面積可能在未來幾十年里縮小,這可能在山區引發山體墜落、泥石流,在某些區域旅游設施和農業建筑可能遭到直接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