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入夏以來,歐洲多國熱浪滾滾,極端高溫和干旱天氣持續不斷。當地時間8月23日,歐洲干旱觀測站(EDO)的研究顯示,歐洲可能正面臨至少50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該洲大陸近三分之二的地區處于預警和警戒狀態,歐陸供應鏈、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整體堪憂。
據路透社8月23日報道,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歐洲干旱觀測站8月份報告顯示,歐盟47%的領土處于“干旱預警”狀態,當地土壤含水量不足,17%的領土處于“干旱警戒”狀態,植被和農作物受干旱影響嚴重。
報告指出,今年年初以來,影響歐洲多地的嚴重干旱在8月初進一步擴大和惡化。歐盟聯合研究中心表示,目前歐洲面臨的干旱可能是至少500年來最嚴重的,夏季結束后的最終數據將證實這一評估。
干旱使歐洲多種夏季農產品量減產,與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今年歐洲谷物產量減少16%,大豆產量減少15%,葵花籽產量減少12%。
高溫不退、降雨減少的干旱天氣還波及了歐洲能源供應和內陸航運。由于今夏降雨量持續偏少,歐洲多條河流嚴重缺水,水力發電受損。同時,由于水溫過高,為保護河流生態系統,一些核電站也被迫減少發電量。干旱使河流水位持續走低,進一步阻礙了內陸航運。被譽為“歐洲運輸動脈”的萊茵河水位暴跌,航運量大幅減少,煤和石油運輸受阻或導致能源供應進一步緊張。
此外,持續干旱導致野火增多,歐盟全境面臨森林火災危險。極端天氣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凸顯氣溫變化的影響正逐年加劇,呼吁并警示人們采取更多的行動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問題。
8月中旬,歐洲多地久旱逢甘露,降雨緩解了當地部分旱情,但伴隨著雷暴天氣,新的氣象災害涌現。EDO報告稱,直至11月,西歐—地中海地區氣溫或仍較往年偏高、氣候更加干燥。
觀測站的干旱指標來自對降水量、土壤濕度和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輻射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