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微鏡下的魚眼晶體 圖片來源:UC Davis
如果你凝視一條魚的眼睛,它會告訴你它的人生故事。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可以利用穩定同位素分析淡水魚(包括受到威脅和瀕臨滅絕的鮭魚)的眼球晶狀體,揭示魚的生活史和它沿路吃的東西。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月28日出版的《生態學和進化方法》上。該研究對管理河漫灘、魚類和自然資源具有啟示意義,能指導相關部門優先開展棲息地恢復工作,以及了解景觀擾動如何影響魚類。這項技術以前曾用于海洋環境,這是其首次用于淡水魚。
就像樹的年輪一樣,魚眼也是一種檔案。眼球中的晶體在魚的一生會分層生長,當每一層形成時,它就會記錄魚棲息地的化學特征,并鎖定魚在每個棲息地的飲食情況。“這就像魚為我們保存的飲食日志。”論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流域科學中心的Miranda Bell Tilcock說。
為了揭開這段歷史,研究人員就像剝世界上最小的洋蔥一樣,用尖端鋒利的鑷子,一層又一層地取出晶體,最后露出是一個小球,這是魚眼睛最初開始發育的核心部位。
科學家對成年鮭魚的晶狀體進行了穩定同位素分析,以揭示其從出生到死亡的飲食歷史。穩定同位素是一種不會衰變為其他元素的原子形式,并通過魚類的飲食進入魚的組織中。它們可以用來追蹤物種的起源、食物網和遷徙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39天的研究中,他們發現,與在河流或孵化場飼養的魚相比,河漫灘上的魚生長得很快,而且似乎長出了更多的晶體層。
“世界各地有許多遷徙物種需要淡水棲息地。如果你能分離出它們的棲息地和飲食價值,你就能長期量化它們。”Tilcock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111/2041-210X.1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