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學美國人》雜志官網近日報道,全球領先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組織(IPBES)一周內發布四份系列報告稱,到本世紀中葉,氣候變化將成為地區野生物種損失速度加快的最重要原因。
這一系列報告顯示,氣候變化、土地退化、棲息地喪失等因素正成為全球野生動物的主要威脅。
IPBES是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該組織主席羅伯特·沃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人類的選擇對自然環境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無法單獨處理三種威脅中的一種,它們都應該得到最高的政策優先權,且必須一起解決。”雖然每份報告重點放在世界的不同區域——非洲、歐洲、亞太地區和美洲,但都強調了氣候變化帶來的日益嚴重的威脅。
在非洲,到本世紀末,一些鳥類和哺乳動物數量下降多達50%。到2050年,太平洋高達90%的珊瑚礁可能會漂白或退化。在美洲,自歐洲移民首次抵達以來,約有31%的本土物種已流失;到2050年,這一數字可能攀升至40%。
此外,單獨發布的全球土地退化報告顯示,全球超過30億人可能因此遭受不利影響,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修復損失可能占全球年度總產值的10%。
報告警告稱,土地退化反過來也是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砍伐森林、破壞濕地和其他形式的土地轉化,可能向大氣釋放大量的碳,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而全球共同努力保護自然景觀,可以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