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消息,5月4日新西蘭初級產業部發布通告,擴大西懷卡托海域貝毒預警范圍。
最新預警范圍包括至懷卡托河口(懷卡托港Port Waikato)以南卡列維亞港(Kawhia Harbour)南的提拉烏角。包括Raglan港、Aotea港和Kawhia港。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稱,該海域受檢貝類樣本毒素含量超出0.8mg/kg的安全限量,存在食用風險。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告誡民眾,不要食用近期產自該海域的貝類。
受影響的貝類包括貽貝、牡蠣、雙殼貝(tuatua)、三角斧蛤(pipi)、雙帶蛤蜊(toheroa)、鳥蛤(cockles)、扇貝( scallops)、貓眼(catseyes)、小海膽(kina)以及所有其它的雙殼貝類。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代表表示,目前,越南乃至東南亞地區出現過度開發海洋資源現象,導致大自然中的海魚資源不斷下降,然而,各國、各地區乃至世界對優質水產品需求量猛增。但是,如果東南亞地區大規模發展海魚養殖業,將導致供過于求現象。因此,為海魚養殖業發展做出準備,養殖戶和國家管理部門要深入了解國際客戶對人工養殖海魚的要求,其中應注重其所需要的產量、質量要求和可持續發展因素等問題。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稱,通過烹飪不會殺滅貝毒。如果龍蝦、蟹子、鮑魚的內臟被去除,那么仍可食用,因為毒素集中在內臟。
貝毒中毒癥狀包括:頭痛、腹瀉、呼吸與吞咽困難、惡心、麻木,嚴重者甚至會死亡。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表示,消費者如果出現中毒癥狀,應該撥打健康熱線或者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