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信息>>國內漁業>>正文

        透過水產品消費看行業變化
        2024-12-09 10:03:18  來源:農民日報

        在近期召開的2024中國水產品大會上,記者了解到,當前全球水產業大環境發生變化,我國水產行業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水產品消費量逐漸趨于穩定,全行業從追求的增長到更加重視的提升,水產種業作為產業發展的根基,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

        消費新變化引發全產業鏈變革

        近年來,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國內外水產品消費形勢均發生變化。從全球來看,水產捕撈與養殖、消費和貿易,都進入了緩增階段。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介紹,一方面,傳統主要進口國家水產品消費出現下降,另一方面,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對供應鏈產生沖擊,導致水產品物流成本大幅調整。此外,美國今年針對厄瓜多爾、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家發起進口蝦類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導致國際市場格局發生變化。

        從國內需求來看,水產品消費量趨于穩定,城市地區及水產品主產區消費趨于飽和,西部地區、農村地區仍存在消費潛力。受市場需求變化等影響,我國水產養殖也出現了新的拐點。由于水產品行情走弱,水產養殖出現壓塘現象,養殖周期延長,去年我國水產飼料產量還首次出現下降。崔和表示,未來,受消費多樣性的影響,我國水產品結構性的過剩、不足并存。

        水產品消費偏好更加趨向便利化、營養化和品牌化。這導致我國水產品流通渠道的變革,傳統的批發市場、餐飲、商超等傳統渠道都處于下降趨勢,電商、團購、直播等線上新渠道保持上升勢頭。

        消費需求的多元化、便利化,還在驅動著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我們根據市場需求對大黃魚進行精深加工,目前一條大黃魚的利用率能夠達到90%以上,例如魚身可以用來制作黃花魚柳、黃花魚翅,魚糜和魚骨可以用來制作黃魚面,魚鱗可以制作黃魚布丁。三都港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尤信鈴介紹,經過加工的大黃魚預制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獲得了很好的銷量。

        要質量安全也要品質提升

        近年來,消費者對水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相比于水產品“量”的增長,“質”的提升成為更受關注的事情。

        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在2024中國水產品大會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了中國水產品可持續追溯指導通則團體標準,對規范和指導建立水產品全產業鏈追溯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該團體標準規定了水產品養殖、捕撈、加工、流通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信息記錄,有助于實現水產食品鏈全程信息的透明化,幫助企業和監管部門進行產品質量分析,提高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水產品“質”的提升,不僅是守牢質量安全的底線,還要提高產品品質,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食用體驗。

        2022年以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倡導發起了藍色食品認證計劃,探索建立中國自主的水產品品質與安全認證體系。藍色食品認證體系在兼顧安全性的同時,突出品質要求,對推動高品質水產品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水產品品類繁多,品質評價標準也各不相同,構建認證體系是一件復雜且工作量很大的事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郭全友團隊建立了針對大黃魚的認證體系,從30多個評價指標中篩選保留了6個,以形態、體表、感官、營養、質地、風味來衡量魚肉的品質,讓人們對大黃魚的品質認識有了科學規范的評價標準。

        藍色食品認證體系讓水產品優質優價成為可能,有助于促進水產品市場的良性競爭,提升我國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郭全友表示,藍色食品認證體系還構建了水產品苗種、養殖、加工、流通等全鏈條的標準體系,讓更多從業者能夠復制優質產品的養殖加工模式,從而促進全行業產品品質的提升。

        種業振興為產業發展增添動力

        水產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水產種業的進步。據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數據顯示,我國已審定的新品種達到306個,且每年均有20多個新品種脫穎而出。新品種的不斷涌現,充分展現出我國水產種業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

        306個品種里有276個是自主培育的,包括184個選育種、79個雜交種和13個其他種。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副處長韓楓說,目前鯉魚、鯽魚、對蝦、扇貝和海帶等全部使用人工改良種,并實現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優質新品種為水產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動力。韓楓介紹,我國自主培育的新品種羅氏沼蝦“南太湖2和斑點叉尾鮰江豐1,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60%40%,逐步擺脫了對引進種的依賴,產生了較大經濟和社會效益。長牡蠣海大4經過連續幾年的海上大規模養殖實驗,體重、成活率等指標明顯優于父本和母本。虹鱒新品種水科1”“全雌1,正在實現虹鱒優良品種由北到南、由西到東、由陸向海的橫縱跨越式的全面覆蓋。

        新品種的誕生離不開育種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育種專家開始從依托傳統單一技術,向應用融合多項技術轉變,如結合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多性狀復合育種技術等,進一步提高了育種效率和種質質量。據了解,我國水產遺傳育種綜合實力已走在國際前列,持有的水產育種技術專利數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種質資源保存方面,同樣取得了較大突破。例如魚類胚胎冷凍保存技術在石斑魚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不僅解決了石斑魚精液量不足、成熟不同步等問題,還突破了地理環境、繁殖溫度和時間造成的生殖隔離,實現了石斑魚不同品種之間的雜交育種。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田永勝表示,通過對鞍帶石斑魚、大斑石斑魚、七帶石斑魚等10多種石斑魚進行研究,團隊成功建立國內最大石斑魚精子冷凍庫,已保存冷凍精子18種共7616份。

        上一條:我國成功研制1500米級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
        下一條:中科院水生所揭示赤霉素3對異養佐夫色綠藻蝦青素合成的調控機制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专区|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国产无码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99re只有精品8中文|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