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發布了《青島市深入實施“海創計劃”加快打造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2024~2026年)》,即“海創計劃2.0”。該方案是在青島市2021年實施“海創計劃1.0”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行動方案》立足海洋科研優勢、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提出了重點發展的8大產業,包括海洋信息、船舶與海工裝備、智能航運、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現代海洋漁業、海水淡化與海洋能6大優勢產業,以及海洋物聯網、深海開發2大未來產業,明確了重點突破的24個方向。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進行布局。
——堅持以技術突破引領海洋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將技術攻關作為主要抓手。比如,海洋信息產業,重點支持突破聲、光、磁、電等傳感器關鍵技術,實現海洋先進傳感器自主可控;支持突破海洋數據同化、分析與挖掘、可視化、安全等關鍵技術,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海洋數據標注基地。再如,智能航運產業,重點支持突破數字航道、智能拖輪、岸基船舶輔助靠離泊等關鍵技術,構建智能船舶試驗航線;支持突破港機設備輕量化設計制造、港口裝備清潔用能等關鍵技術,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在港口設備上應用?,F代海洋漁業產業則通過生物高通量分型與全基因組選擇、高效精準基因編輯等育種技術攻關,加速突破良種規模化生產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智能化陸基循環水養殖等關鍵技術研究,構建一體化陸海接力養殖技術體系。
——堅持以技術落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缎袆臃桨浮穼⒀b備制造作為重點舉措。一方面,面向優勢產業,支持研發水下滑翔機、波浪滑翔器、海上無人機等水下、水面、低空無人裝備,加速與海洋應用場景相融合;支持研發智能養殖管控系統、養殖工船、深水網箱等海洋漁業裝備,開展深遠海養殖示范應用。另一方面,面向未來產業,支持研制集航空遙感、水面水下機動和固定觀測于一體的海洋立體觀測體系,加快向大規模、低功耗、超高分辨率等方向發展;支持研制適應海洋環境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終端,打造低軌衛星互聯網海洋數據樞紐;支持研制大水深勘探機器人、高性能集礦機等關鍵裝備,支撐多金屬結核、多金屬硫化物、天然氣水合物、深海稀土等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
——堅持以技術革新助力海洋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將綠色、低碳、高值化作為重要導向。聚焦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支持研發液化天然氣、甲醇、氨、氫等新燃料動力系統、電力船舶動力系統、燃料存儲供給和能源管理系統等,開發新燃料船舶、電動船舶、清潔能源混合動力船舶等綠色船舶。聚焦海水淡化與海洋能產業,突破多能互補、海水制氫等高效獲能、儲能技術,推進海洋多能融合發展,圍繞防腐蝕等重點方向突破新技術、研發新材料,研制海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裝備,推動海洋碳匯發展。聚焦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產業,支持“藍色藥庫”計劃,加快海洋創新藥物研產進程,研發海洋生物酶制劑、海洋生物醫用功能材料等高端海洋生物制品,開發以海洋寡肽、海洋多糖等為原料的新型海洋功能食品,構筑海洋生物醫藥創新高地。
《行動方案》還提出了海洋高端平臺建設、海洋產業創新引領、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海洋科技型企業培優、海洋高層次人才引育、海洋國際合作拓展6大提升工程,包括18項重點工作任務,促進更多海洋科研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在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尋求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