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暖風習習,春和景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湖州桑基塘魚”品牌推介會在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漁莊舉行。目前該產品已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評審及公示,成為繼長興紫筍茶、湖州太湖鵝、湖州湖羊、莫干黃芽、安吉白茶、長興“胥倉雪藕”后湖州的又一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
什么是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有何意義?當天的推介會上,與會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是對來源于特定地域,在獨特自然生態環境與歷史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獨特品質,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進行登記保護。”市農業農村局質監處處長王松偉說。
眾所周知,荻港所在的和孚鎮是遠近有名的“魚鄉”,這里碧波蕩漾,四周種植著繁茂的桑園,間有魚蕩。優越的自然環境,也使和孚成了各種淡水魚繁衍、生長的天然漁港,清清水漾里每年都能養肥不少口感鮮滑的魚。“與普通的淡水魚不同,‘湖州桑基塘魚’品質安全,而且健康美味、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湖州市桑基魚塘產業協會會長徐敏利介紹說,這與其獨特的養殖方式分不開。
近年來,為了讓這個珍貴的農業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的生機,南太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市桑基魚塘產業協會、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院士專家工作站)一起,共同開展了桑基塘魚的探索性養殖。桑基塘魚遵循立體生態循環的理念,不用人工配合飼料,保留傳統桑基魚塘生產模式中的生態飼料喂養,還增加了增氧機、中草藥等現代技術手段。
“我們用中草藥調養水質,給魚兒喂麥芽、青草、桑葉等綠色生物餌料,同時采用綠色生態防控技術,讓整個養殖過程安全可控,品質得到保障。”當地的養殖戶章阿占感慨地說,這一技術,幫助了當地老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
古法養殖的智慧融入綠色養殖的技術,2018年4月19日,湖州桑基魚塘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20年1月21日,“湖州桑基塘魚”被列入“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公示名單。
“‘湖州桑基塘魚’有其獨特性和地域性,在申請保護以后將進一步規范管理,保證產品的品質特色,同時提升品牌效應,推動農產品的可持續發展。”和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劍明表示,接下來,“湖州桑基塘魚”將進一步延伸養殖模式,擴大養殖規模,在創建優美水域環境的同時帶動三產融合發展,提升經濟效益,
據悉,此次湖州桑基塘魚品牌推介會由和孚鎮人民政府主辦,南太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湖州市桑基魚塘產業協會、湖州荻港徐緣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湖州荻港桑基魚塘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承辦,湖州市農業農村局、南潯區人民政府支持,當天的推介會還進行了湖州桑塘魚廚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