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12月10日起,全球任何用戶可在任何地方通過下載手機APP“掌中海洋Global Ocean on Desk”或者通過計算機網絡(http://221.215.61.118:2018/ofs/)方便地查詢未來5天的全球海洋環境預報結果,并可以直接下載相關數據。
就像天氣預報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一樣,海洋環境預報為人類海上活動及海洋減災防災等提供環境支持。然而,高分辨率全球預報的發布一直由歐美等少數海洋科技發達國家發布。
自2010年起,我國科學家與東南亞國家密切合作,在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平洋分委會(WESTPAC)框架下發起了東南亞海洋環境預報系統建設(OFS)國際合作項目。
“海洋環境預報的核心基礎是海洋數值模式?!弊匀毁Y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喬方利表示,雖然國際上海洋數值模式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長期以來所有海洋模式都存在巨大的共性模擬偏差,比如計算的表層海洋溫度偏高而次表層海洋溫度偏低。
喬方利帶領團隊建立了浪致混合理論,該理論被美、德、法、英等國家多個研究組實際應用,均顯著提高了他們海洋模式的模擬和預報精度。在此基礎上,該團隊建立了世界首個海浪-潮流-環流耦合的業務化海洋數值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海上絲綢之路海洋環境預報系統。該預報系統可以提供未來5天全球海洋的溫度、鹽度、海流、海面高度、波高和波周期等要素。
“海流不僅控制著海洋污染物、海漂垃圾和微塑料等的漂移路徑,還直接影響海上搜救?!眴谭嚼e例說,7月5日泰國普吉沉船事故發生后,經自然資源部批準,第一海洋研究所與泰國科學家密切合作,為此次海難事故提供了搜救范圍預報,其準確性得到搜救結果的驗證,在國際社會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反響。
據了解,OFS項目于2012年5月建成區域預報系統,并開始通過網絡發布預報產品發布,被東南亞多個國家實際應用。項目組經過艱苦努力,目前已將該預報系統拓展到全球范圍。
本系統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在海洋模式研發、超級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得到大幅提高,可為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國家的海洋減災防災、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生態系統保護、海洋搜救以及藍色經濟發展等提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