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海洋預報臺預測,進入9月,影響我國北部和東部海區的災害性天氣系統主要是來自北方的冷空氣,但臺風仍然活躍,對南部和東部海區影響較大。
結合目前的大氣、海洋狀況,以及集合模式對未來大氣形勢演變,國家海洋預報臺預測,進入9月,我國沿海有1次~2次災害性臺風風暴潮過程,0次~1次災害性溫帶風暴潮過程,渤海、黃海海域將有0次~1次4米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東海、臺灣海峽海域將有2次~3次4米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南海及北部灣海域將有2次4米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
在海溫方面,9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將處于中性狀態,黃海、東海西部海域海溫較常年同期略偏高,渤海、東海東部、南海北部海溫接近常年,南海南部海溫略偏低。
專家提醒,沿海相關單位仍需做好海洋災害的防御部署工作,減少海洋災害對港口航運、漁業養殖、海上生產作業以及沿海地區居民生活的不利影響。
據悉,8月是每年臺風最活躍的月份,今年由于副熱帶高壓位置異常偏北,其南側的熱帶擾動較為活躍,來自孟加拉灣和南海的西南季風較強,利于臺風生成。8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9個臺風和1個熱帶低壓。其中,“云雀”“摩羯”“貝碧嘉”“溫比亞”4個臺風和1個熱帶低壓先后在我國東南沿海登陸。臺風“溫比亞”8月17日凌晨登陸上海后,繼續北上持續影響我國北方,造成我國江蘇、山東、安徽、河南、遼寧等地大范圍降雨,北方5省損失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