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6月16日發布《2017年海南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7年海南省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優良。
公報指出,2017年海南陸源入海排污口的超標排放次數明顯減少,市政類和工業類排污口達標排放次數比率分別為96%和100%。
2017年海南近岸海域水質狀況優,海洋沉積物質量狀況良好,海南島東海岸和西沙生態監控區海洋生物群落結構穩定。國家級海洋保護區環境質量良好,主要保護對象基本保持穩定。
監測顯示,2013年~2017年海南島東海岸造礁石珊瑚和海草床平均覆蓋度趨于平穩,造礁石珊瑚平均補充量有回升的趨勢。其中東海岸珊瑚礁監測海域共鑒定出珊瑚55種,造礁石珊瑚平均覆蓋度范圍為3.5%~28.0%。
2017年西沙群島監測海域的造礁石珊瑚平均覆蓋度和平均補充量均較高,鑒定出造礁石珊瑚47種,造礁石珊瑚平均覆蓋度7.7%。
海岸侵蝕監測顯示,2017年在海平面上升、海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作用以及人工涉海項目建設影響下,海南島部分岸線受到海岸侵蝕的影響仍較為明顯,對當地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公報稱,去年昌江核電站周邊海域海水、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體中放射性監測要素未見異常。
公報表明,近5年海南省4個海水增養殖區綜合環境質量等級均為優良,海水增養殖區環境質量狀況滿足增養殖功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