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農業部2017年第四次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78個極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參加角逐,貴池區申報的秋浦花鱖成功通過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這也是繼2010年霄坑綠茶后,該區榮獲的第二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農業品牌。
貴池區素有“鱖魚之鄉”美譽。多年來,該區把秋浦花鱖作為水產主導產品進行系統開發。去年,該區秋浦花鱖養殖面積達6萬畝,產量超1000噸,苗種生產量6800萬尾,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鱖魚苗種繁育及供應基地。此次,通過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評審,也使秋浦花鱖有了品質和聲譽的“身份證”,助力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秋浦花鱖”主產地為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貴池古稱秋浦,相傳五代梁昭明太子非常喜歡食用秋浦花鱖,因為這里水好魚美,封其水為“貴池”,遂改名為貴池縣,從此以后,池州貴池特產“秋浦花鱖”便名揚四海。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曾五次游覽秋浦河,賞水品魚,留下了很多傳世詩句。
“秋浦花鱖”屬長江水系翹嘴鱖魚,又名桂花魚。
受氣候、水質以及溫度等環境的影響,翹嘴鱖自古以來就在貴池秋浦河流域定居并繁衍生息,形成了特異種群,具有地方特色。
據考證,明清以來,著名徽菜“臭鱖魚”就是以貴池鱖魚為主料,配以特有佐料烹制而成。宋朝著名詩人楊萬里品償秋浦河鱖魚后,留下了“一雙白錦跳銀刀,玉質黑章大于掌”等千古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