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召開的上海市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工作會議暨海洋經濟發展聯席會議披露,上海已印發《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上海市實施方案》,啟動首次海洋經濟調查,力爭年底前完成總結和發布工作。
據了解,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是經國務院批準同意的一項重大的國情、海清調查。上海市海洋經濟調查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將全面、系統掌握上海市海洋經濟的基本情況,為國家提供全口徑、規范化的基礎信息,加強調查成果應用開發,為上海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信息支撐和服務。
按照實施方案,此次調查任務主要包括涉海單位清查、產業調查、專題調查和應用開發等4項,其中產業調查,包括14個主要海洋產業、10個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6個海洋相關產業。
上海市海洋局巡視員沈依云介紹,上海濱江臨海,管轄海域面積約10000平方公里,大陸和有居民島岸線520公里,有崇明、長興和橫沙3個有居民海島和23個無居民海島。海域、海島、岸線、灘涂、航道以及能源等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為服務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笆濉逼陂g,上海海洋經濟總量保持了平穩增長,2016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初核數7311億元,約占全市GDP的26.6%,約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0.4%,連續幾年位居全國前列;初步形成了以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旅游業為代表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