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在上海長興島橫沙漁港舉行歡迎活動,迎接“藍海201”號調查船圓滿完成“2024年度西北印度洋公海漁業資源綜合科學調查”任務順利返航。東海所所長方輝等領導班子成員,項目主持單位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羅軼,原東海所所領導陳雪忠、王魯民以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到碼頭迎接。活動由鄭漢豐副所長主持。
“藍海201”號調查船船長湯曉林和航次首席科學家李靈智分別匯報了海上船舶運行情況和調查任務完成情況。本航次是“藍海201”號調查船第2次執行西北印度洋公海漁業資源調查任務,自2024年11月6日出航,歷時124天,總航程2萬多海里。航次聚焦漁業資源與漁場環境的核心問題,從理化環境、浮游生物、漁業生物、海洋污染物等方面,系統開展漁業資源和漁場環境調查,共完成調查站點130個,采集了包括金槍魚、劍魚、旗魚、魷魚等漁業生物樣本150余種,浮游生物、魚卵仔稚魚、營養鹽等樣本2600余份,漁業聲學數據和漁場環境觀測數據6TB。
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羅軼向全體科考隊員致以崇高敬意,并指出上海海洋大學和東海水產研究所將依托此次調查成果,進一步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攜手開展更多高水準的科研項目,為推動我國遠洋漁業科研與國際合作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方輝所長總結強調,項目團隊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素養完成了重大任務,為遠洋漁業發展積累了寶貴數據,展現了我國大洋公海漁業資源科學調查的綜合實力。希望項目團隊進一步做好樣品處理、數據分析等相關工作,充分挖掘樣品和數據的潛在價值,為我國遠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