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舉辦了由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主辦的“草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該會在廣州主會場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順利召開。會上,珠江水產研究所所長徐瑞永研究員致辭,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養殖新模式崗位科學家朱健研究員、養殖水環境調控崗位科學家謝駿研究員團隊、細菌病防控崗位科學家石存斌研究員團隊、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崗位科學家顧黨恩副研究員等受邀做精彩報告。會議由珠江水產研究所科研處林明輝處長主持,體系相關崗站、協作企業共100余人參加會議。
徐瑞永所長首先為開幕式致辭:以青、草、鰱、鳙等大宗淡水魚為代表的淡水魚類養殖在我國水產養殖的占比高達59%,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水產品供給、促進了漁民增收、保障了糧食安全。草魚年產量一直位列大宗淡水魚之首,占全國淡水魚產量的1/5。然而目前草魚產業發展也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無良種,目前使用的仍是野生種;疾病頻發,每年因病害問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養殖環境和養殖品質下降;深加工研究不足,未來市場和產業面臨較大的挑戰;外來物種入侵導致草魚野生資源下降和衰退,對草魚產業發展帶來隱患等。面對上述問題,珠江所在促進草魚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包括草魚種質、養殖水環境、病害防控以及外來物種入侵等方面。本次會議將會對草魚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研討,希望專家們通過此次會議激發靈感、貢獻智慧、促進合作、共同努力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關鍵技術問題!
戈賢平研究員首先對當前我國草魚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剖析,指出淡水魚在我國漁業方面的貢獻,同時指出草魚產業也存在養殖成本逐年增加、市場價格低迷、病害頻發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糧食危機沖擊等現實問題,對草魚產業的發展提出挑戰的同時也預示著產業發展的機遇。其次提出草魚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動力。戈首席指出綠色健康養殖始終是水產養殖的大趨勢,水產養殖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則,保持合理的中國大宗淡水魚水產養殖結構特色。產業發展的重點在于發展綠色高效養殖關鍵技術,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從種業、餌料、水質、管理、品質著手,最終做好產業鏈,實現草魚的高質量發展。
朱健研究員對近年來養殖新模式崗位所做的系列工作進行了匯報講解。他表示在產業綠色、高效、無抗、提質以及尾水治理等方面對養殖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對近些年體系發展的一些典型新模式進行了介紹。“十四五”期間,崗位將重點攻關智能高效養殖設施裝備、節地降本尾水處理技術、標準化養殖與品質提升、區域特色新模式等方面。
珠江所郁二蒙研究員作為養殖水環境調控崗位團隊骨干將養殖水環境調控崗位近年來在草魚養殖水環境調控與品質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匯報。王慶研究員作為細菌病防控崗位團隊骨干首先對草魚近些年的發病情況進行了介紹,然后介紹了該團隊在草魚細菌性和病毒性病害防控研究中取得的成績。顧黨恩副研究員從什么是大宗淡水魚和為什么要優先養殖大宗淡水魚兩個方面闡明了優先養殖大宗淡水魚的必要性。姜鵬副研究員重點介紹了草魚速生快長品系與低脂型優新品系選育進展。
此外,本次會議還邀請了草魚產業相關企業參與。中山食品水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銓森作題為《中山水出集團品牌創建介紹》的報告,生生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作題為《高品質草魚生產與營銷》報告,廣東順德均健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作題為《大宗淡水魚產業鏈發展的思考-借預制菜之風口,助力水產產業提升!》的報告,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作題為《草魚集裝箱養殖綠色產品匯報》的報告。
本次會議旨在通過產學研結合,打好科研翻身仗,打造草魚優質全產業鏈條,助力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和產業支撐作用,更好地推動草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珠江所徐瑞永所長致開幕詞

王慶研究員匯報草魚主要病害與防控

珠江所科技人員認真聽取專家講座

參加線上會議的部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