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教育引導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黨的優良傳統,11月13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科研第二黨支部和成果轉化黨支部共同赴蘇州市相城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陽澄湖地區抗日斗爭史跡陳列館和江村(蘇州市吳江區開弦弓村)開展“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科技支撐漁業綠色發展”的主題黨日活動。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同志、副主任邴旭文同志及支部其他黨員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蘇州市相城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黨員們深入漁業生產一線,考察了解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牽頭選育的陽澄湖大閘蟹新品種的研發進展,池塘原位修復高效養殖技術在生態保護中的應用成果,以及“諾亞1號”中華絨螯蟹“863”生態養殖新模式在富裕漁民、支撐地方經濟發展中取得的成績。同時,黨員們還結合自身專業技術特長,對漁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提出了解決建議。
在陽澄湖地區抗日斗爭史跡陳列館,黨員們依次參觀了陳列館的前言、鐵蹄躪水鄉、蘆塘播火種、陽澄烽火燃、保衛根據地、深切的懷念及革命舊址復原說明等七個部分展出的照片、資料、圖表和實物,認真聆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感受那一張張歷史圖片、一件件生活用品、一個個烈士故事帶來的震撼、動容。
在江村,黨員們參觀了“江村文化館”和“費孝通紀念館”。江村文化館從一個小村落的經濟、文化等方面入手,通過展示代表不同時代的大量詳實的照片、生產生活用品,展現了在黨領導下我國鄉村發生的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費孝通紀念館以費老社會調查的大量珍貴圖片和調研學術成果為主線,反映出他深入探討中國鄉鎮企業和小城鎮發展問題,并總結出了包括“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在內的多個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充分展示其踐行“志在富民”的理想。
通過此次黨日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黨員的黨性觀念和理想信念,也激發了廣大黨員同志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要弘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支部黨員們紛紛表示,將立足自身崗位創先爭優,踐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實驗做在池塘邊,把成果送入千家萬戶”,在助推漁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中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黨旗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