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中,為更好地推進我所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有序進行,11月29日,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所長徐皓率先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黨課。黨課由所紀委書記、副所長陳劍海主持,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全體干部職工70余人學習了黨課。

徐皓同志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現代漁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解決途徑》為主題。首先介紹了黨的十九大對中國社會現代進展的意義和我國社會發展主要矛盾轉變的背景與內涵,黨的十九大承擔著謀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如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為今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建設的動力和源泉,也是漁業科研人員肩負的政治責任。

隨后徐皓同志從我國社會現存的矛盾出發,深刻剖析了當今我國現代漁業發展在水產品品質與安全、自然生態及養殖生產方式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現,依據漁業管理部門對于漁業“調結構、轉方式”提出的“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總體思路,并且針對我國漁業發展實際,深入淺出地提出了當前國家漁業生產“轉方式、調結構”的實現途徑:一是在淡水方面需發展工程化池塘高效養殖、生態循環高效養殖及生態改良型鹽堿水養殖等;二是在海水方面需發展可控化、智能化、專業化的養殖工廠,養殖水體生態調控型工程化池塘養殖,生態工程化網箱養殖,標準化、工程化筏式養殖及以深遠海巨型網箱、大型遠海島礁養殖圍欄及海洋養殖工船等為主的大型深遠海養殖等。

此外,徐皓同志還重點介紹了深遠海養殖與深藍漁業內涵、優點及發展目標,詳細講述了深藍漁業是集成了深遠海工業化養殖、大樣極地生物資源開發和海洋信息物流大通道的“養-捕-加”一體化發展、“海-島-陸”聯通的優質水產品綜合生產新模式,深刻闡明了深藍漁業是現代漁業調結構、轉方式,轉型升級的必然,對實現我國海洋生態修復,實施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最后徐皓同志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體干部職工要熟讀原文,不忘初心,堅定信念,努力踐行,砥礪奮進。把握現代漁業發展要求,將十九大精神貫徹到漁業裝備科技研究中,發揮裝備科技支撐,提升漁機所發展能力,提高科技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