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淡水中心承擔的院首席科學家自選項目“水體銅對經濟甲殼動物生長及蛻皮的影響機制研究”的技術成果在無錫順利通過農業部組織的鑒定。
該項目由院首席科學家楊健研究員主持。項目首次從個體的生長和發育、細胞和組織器官、蛋白質和酶三個層面深入研究了水體不同濃度銅離子(Cu2+)對中華絨螯蟹、羅氏沼蝦蛻皮、生長和存活抑制影響的濃度-劑量效應關系以及毒性影響閾值等關鍵因子。首次發現目前國家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中Cu2+濃度允許的上限0.01 mg/L,對中華絨螯蟹20-羥基蛻皮酮等14項生化指標的活性和濃度及對羅氏沼蝦消化酶等8項生化指標的活性和濃度有顯著的影響;掌握了水體Cu2+對中華絨螯蟹、羅氏沼蝦細胞和組織器官的影響濃度,鰓和肝胰腺顯微和超微結構以及與蛻皮相關激素分泌和調節器官-X器官竇腺復合體(XO-SG)以及Y器官(YO)結構和功能的毒性和損傷特征。本項目發表學術論文9篇(其中SCI刊源論文6篇,CSCD論文3篇);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各1名。
在聽取課題組總結匯報及審查鑒定資料后,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取得的成果整體上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