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專家在深圳市南澳鎮東涌對我所承擔的廣東省科技興海(漁)項目“雜色鮑遺傳改良技術及產業化”進行了現場驗收,專家組通過考察現場、聽取項目組匯報,對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該項目成功進行了5種雜交鮑試驗,獲得鮑苗總數量191萬只。盤鮑♂×雜色鮑♀35萬只,平均殼長2.15cm;雜色鮑♂×黑鮑♀34萬只,平均殼長2.21cm;盤鮑♂×皺紋盤鮑♀24萬只,平均殼長2.13cm;黑鮑♂×皺紋盤鮑♀30萬只,平均殼長1.02cm;黑鮑♀×皺紋盤鮑♂68萬只,平均殼長0.80cm。雜交鮑苗分大(2cm以上)、中(1-2cm)、?。?cm以下)3種規格,其中大規格數量為 93萬只,平均殼長為2.17cm,平均體重 1.30g;中規格30萬只,平均殼長為1.02cm,平均體重0.14g;小規格68萬只,平均殼長為0.8cm,平均體重0.06g。0.5-2cm的鮑苗成活率達到90%。
該項目按計劃完成了合同各項階段指標,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為下一步全面開展雜色鮑產業化研究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