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南海所區又君研究員主持、廣東省饒平縣江海特種種苗服務中心參加的我院水產種質資源與養殖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基金課題"條石鯛南移馴養及全人工繁育技術研究"通過了專家現場驗收。
該項目分別將2006年和2007年的受精卵孵化的魚苗培育成3齡的成熟親魚共48尾、后備親魚900尾,于2008年4 月10日開始對親魚進行人工繁殖和催產、育苗。至6月11日,親魚已連續自然產卵近2個月,共獲受精卵2400萬粒,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別為80%-90%和80%-90%。目前親魚仍繼續產卵。從4月10日至6月11日,在池塘共培育出3 cm-6.2 cm的幼魚10.5萬尾,育苗成活率約為5%;0.5cm-2cm的魚苗約90萬尾。其中,2008年5月30日-6月3日已出售1.5 cm以上的魚苗10萬尾、幼魚4萬尾;存池幼魚經拉網點數,共6.5萬尾。提供給其他育苗場的受精卵200萬粒。經過現場觀察和檢驗,目前魚苗攝食正常、游動活潑、趨性明顯、體質健康、發育良好。
該項目率先在廣東省內引進并全人工繁育條石鯛成功,突破了南移馴養條石鯛的技術難題,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為下一步全面開展規模化全人工繁育條石鯛技術研究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