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專家對珠江所主持、廣東綠卡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參加的廣東省科技興漁項目“淡水龜養殖產業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進行了驗收和成果鑒定。
項目系統研究了黃喉擬水龜的繁殖行為、胚胎發育,分析了環境溫(濕)度和孵化介質對胚胎發育、孵化率及幼體的影響,有效提高了稚龜的成活率。每只母龜得苗由原來的2-3只增加到4-5只。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分析了種群遺傳多樣性,建立了不同地理群的分子鑒定技術,并制訂了種質標準,建立了省級良種場。通過不同屬間的雜交,獲得三線閉殼龜與黃喉擬水龜的雜交種,研制了淡水龜不同生長階段的人工配合飼料;鑒定了龜體表潰瘍病原,建立了龜抗菌基因文庫并鑒定了相關免疫基因;制訂了淡水龜類養殖技術規范和兩項國家、行業標準,為龜類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其中溫度調控黃喉擬水龜性別技術獲得了發明專利。
鑒定委員會聽取了項目負責人朱新平研究員的項目情況匯報,經過質詢,認為該項目成果的實施,改變了我國淡水龜苗短缺的狀況,推動了淡水龜養殖業的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整體達到國際同類研究先進水平。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并建議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