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優勢農產品重大技術推廣項目“斑點叉尾鮰聯合育種及示范推廣” 2009年度工作總結會議在青島召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黃海所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對2009年工作內容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步的工作內容做了詳細安排。
斑點叉尾鮰聯合育種項目啟動于2007年11月,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牽頭,聯合黃海所、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以及江西、安徽、湖北和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共同承擔。項目旨在充分整合、利用國內現有的種質資源,利用BLUP育種技術體系,改良并提高斑點叉尾鮰苗種質量,建立可持續的良種體系,為我國斑點叉尾鮰養殖業的良性發展奠定種質基礎。
項目組以斑點叉尾鮰國家遺傳育種中心為依托平臺,先后收集了自國外引進的5個批次斑點叉尾鮰原種,建立了遺傳變異豐富的基礎群體。利用拉郎配技術,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別成功構建家系68個、73個(父系半同胞家系組28個);利用電子芯片技術,對2008級家系實行個體標記,共同養殖進行生長測試。養殖一年的測試結果表明,斑點叉尾鮰各雜交組合生長和抗逆性能存在較大差異。利用BLUP遺傳評估技術,從23個雜交組合中篩選出了03(父本)+01(母本)、97(父本)+04(母本)兩個生長和抗逆性能優異的組合,與其余雜交組合相比較,體重和存活率分別提高了20.22%、7.36%。此外,項目組針對斑點叉尾鮰聯合育種實際情況,建立了雜交育種以及家系選育與群體選育相結合兩套育種方案,為聯合選育和良種推廣建立了良性可持續體系。
下一步工作,項目組將對篩選出的雜交組合進行區域測試和評價,向全國斑點叉尾鮰良種場、苗種場和養殖戶推薦性能表現優良的雜交組合,并對2009級斑點叉尾鮰育種群體進行遺傳評估,篩選出優良的家系和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