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專家在廣東省惠東縣潮溢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高位池對蝦養殖基地,對我院南海所承擔的廣東省海洋漁業科技推廣專項“節能高效工廠化養殖設施及安全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編號A200901G04)”和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名優海水品種工程化循環凈水養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09TS16)”課題中“高位池對蝦循環水養殖設施及安全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內容進行了現場測試。
專家組聽取了匯報,查看了試驗和養殖生產的原始記錄,現場察看、檢測了池塘藻相、水質和水色,隨機抽樣檢查了養殖的南美白對蝦。項目試驗示范基地面積200畝,養殖全過程采用南海所與相關企業合作研發的、集機械過濾、蛋白質分離、增氧、消毒滅菌于一體的最新專利產品“高位池循環水養殖處理系統”。自2009年12月6日放養蝦苗至2010年3月31日收成,養殖全過程實現全封閉循環水養殖,養殖期間不使用任何藥物?,F場測試結果顯示,明顯優化并維持了穩定的水質環境,營造了良好的浮游藻相,顯著降低了環境污染,促進了對蝦健康生長。隨機抽取的30尾樣本蝦活力好、規格整齊、色澤光亮,體長范圍10.8cm-12.5cm,平均體長11.91cm;體重范圍13.0g-19.3g,平均體重16.05g。隨機抽樣6號和8號塘,放苗分別為22萬尾/畝和23萬尾/畝,畝產分別為2400kg/畝和2450kg/畝,收獲對蝦規格64尾/公斤,養成成活率76.4%。
驗收專家組對南海所與相關企業聯合自主研發的“節能型高位池循環水養殖設施及集約化健康養殖技術”生產性應用示范效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致認為該系統的研發成功并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我國池塘高效、環保、安全養殖提供了全新模式,對我國水產養殖的生態安全、質量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