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專家,在廣州對南海所承擔的廣東省海洋漁業科技推廣專項“深水網箱產業化技術研究與示范——子課題2:深水網箱數字化養殖管理技術與示范”進行了驗收。
該項目確定了深水網箱養殖卵型鯧鯵過程的關鍵節點參數,卵形鯧鲹投養體長應大于8公分,適宜放養密度為65-70條/立方米,適宜放養時間為每年6-7月,適宜養殖周期節點為90天,適宜漁獲節點是400克/條,適宜養殖投喂節點是平潮正負30分鐘;初步探索出網箱精準養殖技術,卵形鯧鲹養殖120天,平均體重達到550克,飼料系數為1.96,養殖成活率達92%,產魚21.7千克/m3水體;軍曹魚養殖成活率達95%以上,產魚31千克/m3水體;協助企業建立了湛江特呈和饒平柘林深水網箱養殖產業化示范基地,擁有HDPE/C系列深水網箱56只,近兩年總投苗量約67萬尾,總產量約260噸,新增效益530萬元;制訂了廣東省地方標準《深水網箱養殖技術規范》(DB44/T 742-2010),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項,發表論文7篇。
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匯報,審閱了驗收材料,經過充分研究討論,專家組認為課題組織管理規范,經費使用合理,全面完成了合同規定的各項指標,一致同意通過項目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