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至8月3日,黑龍江所本年度科研項目中期總結匯報工作全部順利完成。在研的86項各類科研項目均嚴格按照項目合同執行,基本完成或超額完成了項目規定的研究內容,項目進展順利。
項目匯報會上,各課題負責人就各自所承擔課題的執行情況、取得的重要進展和項目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做了認真詳細的匯報。其中,由孫效文研究員主持的國家“973”項目“主要水產養殖種微衛星標記開發與鯉的分子育種”今年取得階段性突破:建立了目前國內最大的水產養殖動物的微衛星標記庫,為我國水產主要養殖動物種質鑒別技術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水產養殖動物的遺傳連鎖圖譜;提出了“鯉分子標記指導的群體選育”和“育成品種的遺傳結構優化技術”等水產養殖動物的分子育種技術。目前該成果已順利通過了農業部科教司組織的專家鑒定會,鑒定結論認為“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繼2009年成功培育出“松浦鏡鯉”這一新品種之后,石連玉研究員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易捕鯉新品種選育”再次獲得了一個具有抗寒、易起捕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目前,相關良種申報材料目前正在整理中。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整體執行情況良好,分別在特色魚類繁育、中藥免疫制劑、抗病新標記開發、新品種選育、區域病害調查、區域污染調查、精子冷凍技術、雜種優勢利用、魚類保護遺傳學等方面取得重要科研進展。
科研處長紀鋒在充分肯定上半年各項目所取得成績的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課題負責人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做好下半年研究內容的規劃;二是承擔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的青年同志者要珍惜機會,利用好來之不易的經費,要通過基本業務費的鍛煉盡快成長,爭取承擔更大的科研任務。
本次項目匯報,改變了以往由科研處下任務、定時間、科研人員被動接受的方式,首次采用研究室分組匯報、自行組織、自定時間、科研處積極參與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各研究室主任及學科秘書的組織作用,調動了科研人員的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