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農業部2008年度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水產項目驗收會在湖北荊州召開,長江所李谷研究員主持的“復合池塘養殖生態系統中試與示范”、艾曉輝研究員主持的“中華鱉等淡水養殖動物細菌病疫苗中試與示范”等2個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此次驗收會由農業部科教司組織,驗收專家組由華中農業大學謝從新教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鐘杰研究員、上海海洋大學楊先樂教授、南海水產研究所邱麗華研究員、長江大學楊代勤教授、湖北省水產研究所汪亮研究員、湖北大信瑞達信會計師事務有限公司陳芝柏高級會計師等專家組成。農業部科教司推廣處處長李芹、院成果與推廣處處長潘詠平、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副處長熊煒以及長江所黨委書記鄭志靈等參加驗收會。
“復合池塘養殖生態系統中試與示范”通過復合溝渠濕地-池塘養殖生態系統、復合稻田-池塘養殖生態系統、復合生物塘-池塘養殖生態系統,建立中試和示范基地3個,面積達164畝,技術得到進一步熟化,應用效果顯著。示范基地在項目執行期內形成可推廣應用的復合池塘養殖生態系統管理規范1套,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22.57萬元,凈利潤65.79萬元,養殖產量提高20%以上,經濟效益提高30%以上,污染物減排60%以上,節水50%以上,發表論文15篇,獲得專利 3項,新增就業人數25人,培訓人員總數550人,取得了較好社會和生態效益。國撥資金和自籌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使用規范合理。
“中華鱉等淡水養殖動物細菌病疫苗中試與示范”完成了中華鱉嗜水氣單胞菌病疫苗和斑點叉尾鮰出血病滅活疫苗2套申報材料,其中前者臨床試驗獲得農業部獸醫局批準。新建年產2000萬毫升生產能力的GMP疫苗生產車間,改進細菌滅活疫苗的生產工藝、培養基成分、劑型、包裝材料等。累計生產中華鱉嗜水氣單胞菌病疫苗201.92萬毫升,實現產值40.38萬元。臨床試驗相對免疫保護率幼、成鱉分別為80%和86.7%,成活率分別提高16.04%和13.36%;浸泡免疫斑點叉尾鮰幼魚相對免疫保護率達73.5%,成活率提高14.3-30%。項目執行過程中舉辦培訓班4期,750人次,進行技術咨詢、指導和產品應用活動30次,發表論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