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完成的“水體新型降氮微生物制劑的研發與應用”和項目“斑點叉尾鮰腎臟細胞系建立及其呼腸孤病毒分離鑒定”榮獲2012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水體新型降氮微生物制劑的研發與應用”項目針對水體富營養化的根源——氮素污染,開發了高效好氧反硝化降氮微生態制劑,好氧反硝化細菌能將常規養殖水體、景觀水體中的氮素變為無害的氮氣脫離水體,有效抑制水體藍藻爆發、富營養化。該技術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能夠促進節水低碳無公害水產養殖,能夠解決長期困擾我國水產養殖業的氮素污染問題。長江所聯合富程投資控股集團、湖北大明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富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荊州海大飼料有限公司、荊州六和海峰飼料有限公司對新型降氮微生物制劑進行了開發與推廣,共推廣4500噸,銷售收入3400萬元,新增稅收290萬元,推廣輻射面積110萬畝以上。通過項目的實施,促進了華中地區無公害水產養殖水平的整體提升,促進低碳綠色節水漁業發展。
“斑點叉尾鮰腎臟細胞系建立及其呼腸孤病毒分離鑒定”項目通過多年的研究積累,針對我國重要養殖對象斑點叉尾鮰的重大疾病開展了病原學研究,建立了腎臟細胞系、分離鑒定了其出血病病毒病原,揭示了病毒基因組特征與致病機理,開展了細胞疫苗研制與應用試驗,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項目獲得的“斑點叉尾鮰腎臟細胞系”和“斑點叉尾鮰出血病細胞培養滅活疫苗”為國內外首創,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其中,滅活疫苗在湖北省荊州市、宜昌市、洪湖市等地進行了試用與推廣應用,免疫保護力達到70%以上,顯著提高斑點叉尾鮰成活率。
兩項目通過學科(專業)組的初評與評審委員會的復評,獲得了2012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目完成人分別為袁科平、鄭衛東、陳大慶、鄒桂偉、何力、鄒世平、艾曉輝、朱祥云、伍剛和毛濤。曾令兵、徐進、范玉頂、羅曉松、李曉莉、孟彥、周勇、肖藝、王瑤和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