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梁利群研究員主持的黑龍江省科技攻關“耐鹽堿魚類的篩選培育及養殖示范研究”項目和農業部行業專項“耐鹽堿魚類優良繁殖群體的建立及養殖示范”項目子課專題“耐鹽堿鯽魚、雅羅魚雜交種培育”在“福山鹽堿魚類研究繁育基地”通過了專家現場驗收。國家原良種委員會委員、中國水科院珠江所研究員白俊杰為本次驗收專家組組長。
梁利群研究員詳細地向專家組匯報了耐鹽堿鯽魚、雅羅魚優良雜交新品種培育兩個項目和研究背景、執行情況及取得的成果,并回答了專家組的得出的問題。
研究數據顯示,1齡鯽魚雜交種堿紅組合,在實驗基地鹽堿條件下生長速度比耐堿親本快39.1%,比紅鯽親本快31.1%;2齡雅羅魚雜交種堿高組合,在實驗基地鹽堿水質條件下,生長速度比耐堿親本快82.8%,比高體親本快16.5%,具有明顯的生長優勢。
專家組在現場對項目培育的1、2齡多個雜交組合及其親本實驗魚進行了測量,認為實驗方法科學合理、實驗數據真實可靠,一致同意兩個項目通過驗收。此外,專家組還就鹽堿資源開發面臨的問題、發展的方向等諸多問題,與課題組成員進行了探討。
耐鹽堿鯽魚、雅羅魚雜交品種培育成果的取得,標志著黑龍江所在耐鹽堿優良魚類養殖新品種創制領域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并為下一步實驗提供了方法和可靠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