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水養殖生物疾病控制與分子病理學實驗室發明的“一種可常溫保存和運輸的核酸等溫擴增反應試劑”、“基于凝膠的核酸等溫擴增試劑的保存方法”、“基于凝膠的多聚酶鏈式反應試劑保存方法及反應試劑”和“基于多孔材料的多聚酶鏈反應試劑保存方法及反應試劑”相繼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分別為:ZL 201210179864.5、ZL 201210178918.6、ZL 201210178919.0和ZL 201210192845.6。
在過去的20年里,以多聚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為代表的核酸擴增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和應用;最近幾年產生了一系列新型的核酸等溫擴增技術,這些技術或基于DNA/RNA生物合成機制研究的新發現,或利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核酸酶來實現恒溫條件下對目標核酸的擴增;PCR以及新出現的核酸等溫擴增技術在病原微生物檢測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基于上述核酸擴增技術的產品在大規模應用過程中卻面臨一些問題的困擾,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產品需要低溫冷凍保存和運輸。在低溫冷凍條件下進行運輸和保存,一方面增加了運輸成本,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這些產品在不具備低溫保存條件的環境或地區的應用。黃海所海水養殖生物疾病控制與分子病理學實驗室利用天然多孔材料,能夠提供納米孔包埋活性基團、人工凝膠材料,可以包埋生物大分子的特性,有效解決了PCR和等溫擴增體系常溫長期保存這一難題。
“一種可常溫保存和運輸的核酸等溫擴增反應試劑”、“基于凝膠的核酸等溫擴增試劑的保存方法”和“基于凝膠的多聚酶鏈式反應試劑保存方法及反應試劑”三項專利創造性地運用低熔點瓊脂糖實現了酶促反應體系中生物大分子的常溫固態包埋和酶最適溫度釋放(凝膠熔化為液態),為實現酶促核酸擴增反應體系的常溫長期保存提供了一種有效手段。“基于多孔材料的多聚酶鏈反應試劑保存方法及反應試劑”專利則利用多孔材料包埋生物大分子活性基團或整個分子實現了PCR反應體系的常溫長期保存。上述方法具有低成本、簡便、處理后的擴增反應試劑混合物在常溫條件下活性穩定持久等優點,上述方法的發明將有力促進PCR和核酸等溫擴增技術在醫療、檢驗及檢疫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目前,上述發明涉及的技術已開始整合到該實驗室建立的“病原微生物現場快速高靈敏檢測技術平臺”中,并在該實驗室所研發的十余種水產動物病原現場快速檢測試劑盒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