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受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委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專家對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承擔完成的“海水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關鍵裝備技術與系統集成”成果進行鑒定。鑒定委員會由中國水產學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上海市水產研究所、福建省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和上海市水產辦等單位的專家組成。漁機所所長徐皓、副所長陳軍以及相關科研人員等參加了會議,副所長倪琦研究員作為成果第一完成人代表項目組做匯報。
該成果在海水魚工廠化養殖系統微細懸浮顆粒物去除、低溫高效生物過濾、氣液高效混合等多項關鍵水質凈化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發出多功能氣體混合-增氧一體化裝置、多功能機械氣浮裝置、移動床生物濾器、二氧化碳去除裝置、魚池雙排水裝置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養殖水處理裝備。通過優化集成,在國內創新設計構建了海水魚半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模式,最高單產30kg/m2,養殖成活率達90%以上,與流水養殖模式相比,每生產1kg魚節約能耗24%,節水85%。構建設計的海水魚設施化全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模式,實現水體循環利用率85%以上,養殖成活率95%。五年來,成果先后在山東、遼寧、天津等地建立了8個示范基地,合計推廣面積達30000m2。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意通過鑒定,并建議進一步加大該項成果的推廣應用力度,推動海水養殖產業結構調整與生產方式轉變,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