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組織有關專家,對育種研究室培育的鱧科魚類新品種——“烏斑雜交鱧”,進行了生產性養殖對比試驗現場驗收。參加驗收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長江水產研究所鄒桂偉研究員和南海水產研究所江世貴研究員。珠江所所長吳淑勤、副所長白俊杰、所長助理朱新平和科研處處長魏泰莉等出席了驗收會。
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組關于新品種培育研究的工作匯報,考察了珠江所在佛山市順德區的鱧科魚類繁育試驗基地,現場測量了大塘養殖數據。經質詢和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烏斑雜交鱧”苗種生產已達到規模化,在攝食同樣配合飼料情況下生長速度比原養殖品種提高了19.97%,生產性狀優勢顯著,適合大面積應用推廣。
“烏斑雜交鱧”是珠江所陳昆慈研究員團隊在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下,以烏鱧為母本、斑鱧為父本的雜交鱧新品種。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解決了親本間性腺發育不同步、繁殖溫度不一致、配對困難等難題,使“烏斑雜交鱧”苗種生產達到了規模化水平。經過前期試養,新品種在生長速度、抗寒能力、抗病能力等重要生產性狀上,均有大幅提高,適合在我國黃河流域以南地區養殖。